风雪中的机务员
运输方面,这是重要的能源使用领域,也是很大的机会,我们一向是用石油、柴油,现在我们可以用电,增加能源使用,减少空气的污染,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主要的选择不是说要有太多的运输需求,以便满足方便的运输需求。
同时,市容部门呼吁,居民在游逛世博时可按照手册上的提示和要求,注意垃圾分类,以减轻环卫工人作业劳动强度及减少垃圾处置环节和负担。该手册涵盖上海轨道交通图、趣味游戏、环保小常识,并通过卡通形象来向市民宣传介绍垃圾分类,浅显易懂、老少皆宜。
黄浦新苑小区上午举办宣传手册进社区暨绿色账户专项回收日活动,通过现场参与和网络互动、累计积分和兑换礼品等形式,鼓励社会公众参与垃圾分类、源头减量,实现资源循环、环境保护。为倡导推广垃圾分类,绿色世博理念,共计50万份爱护环境宣传手册从今天起,将由18个区县绿化市容部门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14所高校学生,免费发放到全市113个街道(镇)的社区居民家庭据悉,会议研究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内蒙古拥有广袤的森林和草原,具有独特的碳汇优势。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内蒙古自治区是资源大区,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巴特尔指出:当前,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内蒙古自治区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既要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还要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在绿色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进行技术革命,这里政府资金投入、资金直接支持是有必要的,但企业不能养成依赖政府的习惯,要加上自身的创新能力。
以下为发言实录:谢谢主席先生,诸位下午好,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一下第三分论坛昨天下午讨论的情况。当我们秘书长跟他说,你做生态城市是不是要花钱,公众是不是能接受?你们搞拆迁有没有抗议?他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他说要花钱,短期要花钱,但我们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幸福指数和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唐山赵勇书记发言把我们的讨论推向高潮,他介绍唐山在过去的30、40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次是唐山大地震,唐山人站了起来勇者应该在困难中看到机会,而不是在机会中只看到困难。
当我们秘书长跟他说,你做生态城市是不是要花钱,公众是不是能接受?你们搞拆迁有没有抗议?他回答这个问题回答的非常好,他说要花钱,短期要花钱,但我们要考虑到现代人的幸福指数和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最后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员对于我们的会议主办方举办这样的会议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总而言之,中外参加会议的人,大家认为中国国内发展的巨大变化印象十分深刻,而且同时也意识到中国的经济转型开发绿色经济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十分大,企业也十分活跃,但是我们要充分意识到推动绿色经济的难度,因为在中国这样大的地区搞绿色经济没有先例,这个道路要靠我们自己走出来,中国的经验可以起到国际绿色经济的发展。第二关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到政府、企业、社会共同联手应对挑战,推进绿色发展。我们请了五位嘉宾,有三位外资企业,一位是国有中央企业,还有一位是地方代表。而中国由于过去的历史的条件限制下,中国的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政府能帮助企业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银行起到推动的作用,这样的关系更有利于开创绿色经济的发展。
唐山赵勇书记发言把我们的讨论推向高潮,他介绍唐山在过去的30、40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次是唐山大地震,唐山人站了起来。三菱重工介绍了日本的经验,回顾了日本在日本经济起飞的60、70年代,也是拼资源、能源支撑经济的发展,他们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这种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在我们讨论机会与挑战的关系的时候,大家一致认为,在我们发展绿色经济的时候,机会与挑战并存,商机大于挑战,重点是把握机会,积极创新,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自身势力,采纳新型技术,严格管理。从06年到09年三年,唐山的GDP翻了一番,更重要的是这种增长不光是量的增长,而是质的变化。
在外资企业当中,诺维信公司介绍了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发展生物油变废为宝,他们的经验证明,没有什么废物,废物只是错位的资源,只要采取先进的技术,能够变废为宝。我们的论坛分两个时段,主枝发言和互动讨论,我们的发言十分精彩,有许多独到之处,讨论非常热烈,不时有一些思想火花。
就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共同促进气候变化方面,唐山的经验是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力,社会要主动参与。谈到有没有上访,他说广大民众十分支持,在唐山市城市改造过程中,他们有15%的老的建筑全拆除,没有一个人因为拆除建筑而上访。
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于5月8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我们分论坛所集中讨论的题目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公众参与,分论坛的承办是由国家发改委能源所,我们有幸请到两位非常重要级的任务做我们的论坛主席。第二在绿色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新的挑战,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进行技术革命,这里政府资金投入、资金直接支持是有必要的,但企业不能养成依赖政府的习惯,要加上自身的创新能力。第三希望政府制定有关的标准与规范。在5月9日下午进行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总结大会上,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环境与发展司能源安全处处长李少义先生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下为发言实录:谢谢主席先生,诸位下午好,我很荣幸向大家汇报一下第三分论坛昨天下午讨论的情况。
第四希望政府能够引导社会,培养健康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关于政府如何支持绿色经济的发展,大家提到第一要通过颁布一些新的政策、法规和优惠措施。
作为一个企业,三菱重工发展绿色经济的时候,首先要在企业自身,在生产过程中搞节能和能源效益。随后我们进行了互动式的讨论,有许多人提出了非常尖锐的、专业性问题。
但是中国的体制也有可能上的比较快,有效快速,但也有可能大起大落。有一位专家是美国能源协会主席,他介绍了在在美国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金融业控制着企业,政府起到的作用有限甚至更多的是通过金融手段推动政府转型。
另外请到了一个美国公司他用利用微电子、纳米技术,也介绍了搞新能源要引起技术革命,采用新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唐山已经改变了过去老大笨粗的形象,已经成为全新的生态城市。第二次是06年唐山政府按照中央的指示,进行了涅磐。目前金融危机下,华尔街是比较被动的,所以推动绿色经济当中,美国的动作不是很快。
我们搞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时候,要有许多标准问题,什么叫绿、什么叫低,怎么有科学性、定量、定性,这方面政府要起到作用。最后听取了华能老总的全面介绍,华能在提高能效、节约资源、减少排放、综合治理等成效
另一方面各个国家积极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现在越来越变得急迫,各国行动也越来越有力度。在5月9日下午进行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总结大会上,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何建坤先生发表了精彩演讲。
大家通过合作和交流,促进体系的构架建设,能够形成一个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一个专题是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第二专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
当前国际社会比较注重减缓,对于适应的问题要给予更加大的关注,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正在面临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遭受比较大的损失,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是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能使贫困国家及时得到资金、技术援助,尽快适应气候变化,避免造成重大的负面灾难,这也是我们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最后我们第二论坛也非常感谢大会和各位专家、嘉宾的支持,谢谢,。首先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国家的专家都介绍了本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和一些行动的措施以及战略思路,大家经过广泛的交流,互相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以下为发言实录: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我们第二份论坛的题目是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我们的会分两个时段,第一阶段由六个专家做了主题演讲,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两个专题的讨论。
用技术创新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较大幅度的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大家也都提到,在加强技术创新的时候,要加强国际的技术合作,要加强国际技术的转让。第三大家同时谈到,应对气候变化有适应和减缓两方面。
一方面大家都觉得应该积极推进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进程,应该把哥本哈根协议的共识在公约的框架下尽快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以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要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在处理好知识产权和保障双方企业的利益情况下,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政府要起到主导和推进的作用,使得技术的转让能够打破当前的体制机制障碍,取得有显著性的进步。
最后会议的代表充分的肯定了这次论坛的成果,大家都认为,我们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是一个高水平的会议,大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交流,增加了相互的理解,促进了国际技术合作,特别是很多来自国外的专家,特别肯定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所做的努力和成效,对于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大幅度的降低GDP的能源强度,为此所做出的各项努力和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我觉得这样的经验值得一些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中国能源网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于5月8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